上游原料与设备齐发力,IVD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YODO™Anti-biotin antibody

近年来,在体外诊断(IVD)产业链中,上游原料的关键作用在产业链中尤为凸显,体外诊断产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由上游IVD试剂原料决定,上游原料也成为IVD行业发展新的突破点。

10月24日,在BioBAY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医疗器械高峰论坛上,多位行业创业者围绕IVD关键原料耗材及设备进行深入探讨,从多个维度共同挖掘IVD行业发展的新机遇。

报告主题:体外诊断原料行业的现状与趋势

吴知才:武汉爱博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

生命科学研究工具是为生命科学相关科研实验室、生物医药企业、医学诊断公司、现代农业育种、食品安全、法医鉴定等应用领域提供仪器、试剂、耗材以及相关服务。新冠疫情让更多人开始关注IVD产业,上游原材料在一、二级市场备受追捧,具有很强的资本属性。回看我国IVD领域的关键原料目前呈现以下特点:国产化替代、研发重投入、资本过剩、快速扩张、全球化开始。未来,如果只是简单去做产品的复制,那企业发展的机会将越来越小。上游原材料行业创新发展更需“抱团”,采用新技术+解决方案+应用场景的组合式创新。

报告主题:用于IVD领域微球的开发和应用

林家旺:苏州为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在IVD检测中,微球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关键原材料,微球在核酸检测、抗原检测、抗体检测以及闭环诊疗中具有广泛应用。磁珠法核酸提取试剂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磁响应速度应能满足自动化分离设备的要求。在无法改变吸附时间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更快响应的磁球,以获得稳定的检测结果。在抗原检测应用中,彩色乳胶微球法在方便性、灵敏度以及总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实现标准化生产。在抗原检测应用中磁微粒化学发光甚至可以出现一次检测,出2项结果。在诊疗闭环中,微球不仅能在检测领域大放异彩,而且在药物评价方面也逐步展现出更多潜力。

报告主题:样本前处理整体解决方案以及未来趋势

杨亮:济凡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样本前处理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首先,微流控产品形态的终极之门,打破了分子POCT产品的“通量魔咒”;其次,样本前处理对高通量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目前,国内已经有企业在布局这个领域。

报告主题:分子诊断市场趋势与诊断原料解决方案

孙旭: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分子诊断已经成为IVD领域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随着政策、经济支持及医患认知的加强,基于qPCR、CE、MA和NGS平台的检测技术将会更广泛地应用于精准医疗的研究及临床分子诊断。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印发《“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将重点建设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补短板、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四大重点工程。四大重点工程可提升医院分子诊断的能力建设,填补能力空白区域。关于妇女儿童及心理精神疾病建设可扩展分子诊断检测技术的应用。

报告主题:原创光学分子探针和新材料在IVD领域的应用

贺晓鹏: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近年来,我国自主科技创新迎来黄金时代,IVD核心发光技术研究也迎来诸多创新进展。例如,生化检测由颜色变化发展到荧光变化,基于延迟发光的新稀土金属化合物研发日益火热,基于新发光原理的长波长化学发光酶底物创制,以及基于定向化学偶联技术的生物大分子修饰技术的推广应用。

圆桌讨论观点集锦

国产品牌在国产化替代的进程,总结的策略两个字:快和新。要非常快速的完成国产化替代的进程,把科学研究和临床市场结合起来,在中国特色的疾病领域,寻找更多新的靶点。

IVD企业看到的是整个体系,不光是单组份的成分,未来IVD的成本会越来越均一,在这种情况的下质量的稳定性很重要。IVD产业将走向定制化服务阶段,未来不只是通过产品打天下,而是通过定制化的产品去跟大家更好的绑定,更好去合作。

创新风向来了,我们可能更加要融入和理解这个行业到底怎么回事?一开始我们谈的比较多的是成熟的IVD企业,现在我觉得跟IVD原料这块非常优秀的企业家在一起,更有归属感。

*内容以现场为准,观点未经所有报告专家审核,仅供行业参考交流!

滚动至顶部